新聞客戶端
|
LED屏
簡體
大公報
大灣區
教育佳
大公產品
大公報
大灣區
教育佳
遇见
養生堂
大城小景
汲寶齋
書海漫遊
港東港西
風物
憩園
視界
經濟觀察家
通識新世代
立法會
港影印象
首頁
港聞
新闻
圖集
視頻
內地
台灣
國際
評論
經濟
文化
旅遊
體育
娛樂
宗教
国学
更多
收起
简
清风入怀——汪海华中国画雅集展在北京举行
2023-08-28 12:27:47
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汪海华中国画雅集展在北京举行
吴悦石先生致辞
汪海华先生致辞
参观展览
展览现场
8月27日,由故宫文创体验馆主办的“清风入怀——汪海华中国画雅集展”在北京举行。此次展览集中展出青年实力画家汪海华数十幅山水精品,呈现其多年来对传统山水美学的探索与创新。与会者纷纷表示汪海华作品笔简而意足,天工与清新,这也是其特有的笔墨气象。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清风入怀”,由书画大家吴悦石先生题写。吴悦石莅临展览现场指出,汪海华其作品透出中国画独有的灵气和文气,意境深远。不仅沿袭传统中国画,同时,用笔墨跟随时代,透露出当下的审美观。
“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在汪海华山水绘画中,无论水墨浅绛,还是青绿金碧,古意盎然的气韵似清风一缕,生动而自然。所有的心性感悟、情绪表达,终归于笔墨,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观者仿佛瞬间走进了理想中的桃花源。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北宋郭熙在经典画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出士大夫对“可游可居”之意境的追求,山水画历史性完成了从“披图幽对,坐究四荒”到“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审美观念转换,这也是汪海华追求的山水精神气象。从眼前之景,到心中之境,山水画关注的从来不是物象的本真,而是强调体察、观照、感悟后的“胸中山水”,大量的对景写生给予了汪海华无尽的灵感,在承袭前人笔墨的基础上,以更加诗意化的笔墨语言,描绘出内心所向往的林泉高隐。
从传统中来,往创新处去,在汪海华的山水作品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宋元气息,这种古意正是中国的绘画正统性。摹古而不泥古,他的构图章法不落俗套,勇于打破既有的秩序感和平衡感,增添了鲜活的时代感和玩味意趣,泛舟、品茗、读易、踏青、观瀑、抚琴,是他钟爱的传统创作题材,更是一场与古人神交的寻古之旅。
清风入怀,明月照心,是为邀约。
汪海华,字石一,号饮霞道人 、春在堂主人。汪伦第五十六世孙,世居徽州桃花潭畔。
出版作品集《应物象形》《中正平和》《从容无为》《明月入怀-恭王府系列展》《扇起风生》。
相关新闻
我从汉朝来·“一万个太阳” 艺术+公益+潮流融合展开启
首届医疗健康法治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清风入怀——汪海华中国画雅集展在北京举行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
关于大公网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2018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