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聖輝長老出席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

2021-04-02 18:49:30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唱響思念 暢想美好
-- “生命的樂章”2021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長沙舉行
 
梨花風起又清明,無盡哀思無盡情。4月2日上午,由湖南省紅十字會主辦,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和長沙市紅十字會承辦的“生命的樂章”2021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明陽山福壽苑長沙市紅十字遺體和器官捐獻紀念廣場舉行。省紅十字會、省衛健委、省佛教協會、長沙市紅十字會、長沙市衛健委、長沙市殯葬事務中心等單位領導,全省各市級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志願者、捐獻者家屬、移植受者、醫學院校學生代表、社會愛心組織代表、市民代表及媒體等共300多人參加緬懷活動。智慧長沙同步進行了雲上緬懷、網路直播。活動由湖南省紅十字會兼職副會長、湖南衛視主持人李銳主持。
 
10時30分,捐獻紀念廣場格外肅穆。音樂響起,全場緬懷默哀一分鐘後,長沙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唐俊傑介紹長沙市開展遺體器官捐獻工作情況,接著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鐘紅靜主任致‘2021年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清明緬懷詞’,隨後捐獻者家屬代表、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代表吳秀芝先後感言,移植受者代表們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湖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丹萍在講話中表示:“對於器官捐獻而言,一切成就都歸功於捐獻者家屬們,一切榮耀都歸屬於捐獻者”。遺體和器官捐獻的意義就是延續生命、感恩愛和傳遞希望。紅十字會“三獻”工作是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的具體實踐,是“關愛生命,奉獻他人”精神的宣導,感謝並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支持我們,加入我們,我們也會更加努力地工作,全省各級紅十字會也將:秉承人道初心,服務社會需求。不斷提升紅十字的影響力和“人道、博愛、奉獻”的感召力,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而竭盡全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第六屆省紅十字會副會長聖輝長老在發言時說:“佛菩薩的精神,也就是無我利他、慈悲奉獻的精神,這與紅十字會“人道、奉獻、博愛”的精神是相通的。紅十字會的獻血、獻造血幹細胞、獻器官和遺體的“三獻”工作,就是身體的佈施。器官捐贈與《佛本生經》講述的佛陀在因地累世修行時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典故都體現了大慈大悲的精神。它是一種捨己為人、助人為樂的慈善和積德,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也是對自然的尊重與敬畏。這種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人的尊重,既是非常理性的,更是非常道德的。器官捐獻者的生命之火熄滅的那一刻,而他們大愛的精神卻被傳遞和延續,是有意義的善舉!參與器官捐獻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祥和,因為世界充滿了和平和大愛!”
 
出席次活動的長沙市副市長、市紅十字會會長劉明理、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處長王若平、省紅十字會副會長邱夢丹、省紅十字會副會長代賀龍充分肯定了我省及各市州器官捐獻工作,並由衷感謝捐獻者及家屬、醫護人員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活動最後,湖南省紅十字會、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佛教協會、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長沙市紅十字會和13個市州紅十會、9家移植醫院OPO,遺體和角膜接受單位等單位向捐獻紀念碑敬送了花籃。
 
截止2021年3月31日,全省歷年累計實現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877例,共捐出大器官7847個(其中腎臟5548個、肝臟2227個、心臟51個、肺臟18個,胰腺3個),使7375個重病患者重獲新生。我省的《一個人球隊》公益專案實施來,全省志願捐獻報名登記人數達78722人。
 









 
在清明緬懷器官捐獻者活動上的講話
聖輝
2021年4月2日  
 
各位領導和來賓:
 
再過兩天的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所以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因此,今天省紅十字會在明陽山舉行清明緬懷器官捐獻者的活動,實在意義非同一般。
 
生命是什麼?佛教闡釋為“色心不二”。色(物質)心(精神)二者不可分割,二者是作為統一體而存在的。“色心不二”既是佛教的生命觀,也是佛教的存在論,認為不僅人類如此,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作為生命整體中的一部分,彼此相關相連,相互影響。所以,人、生物、環境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佛教叫“依正不二”。依,是依報,為大地、環境、整個宇宙。正,是正報,即生命主體。生命主體與生存環境是兩者,但作為彼此的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共生共長,故是一體,所以稱為“色心不二”、“依正不二”。
 
佛教講“眾生平等”,講同體大悲。什麼叫“眾生平等”?例如眾生中人為萬物之靈,而作為人類的每個生命,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組合成的,誰也不能例外,四大因緣合則生命形成,四大因緣散則生命消失,所以四大對於每個眾生都是平等不二的。什麼叫“同體大悲”?正因為他人的身體就同我的身體一樣,都是地水火風四大所組合成的,所以一體無二,他人身體就是我的身體,他人的苦難就是我的苦難,他受苦就等於我受苦,他快樂等於我快樂,而佈施自己的一切來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就成了自己的本分,這就叫“同體大悲”。
 
儘管我是出家的僧人,但曾有幸被推選為第六屆省紅十字會副會長,是紅十字會的老會員,能和大家一起參加今天舉辦的清明緬懷器官捐獻者活動,心中無比的感動,深深認為器官捐贈與《佛本生經》講述的佛陀在因地累世修行時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典故都體現了大慈大悲的精神。這種精神包含的是一種捨己為人、助人為樂的慈善和積德,是對生命的尊重、愛護與敬畏,也是對自然的尊重、愛護與敬畏。這種對生命的尊重與愛護、也是對人的尊重與愛護,既是非常理性的,更是非常道德的。我作為佛教徒,由於修行不夠,而不能達到佛陀在生前舍我救他的崇高境界,但以前也義務獻過血,今後我會更精進向慈悲的佛菩薩學習,加入器官捐贈者的隊伍中,世緣盡了、即發心將自己的遺體佈施出來,供養需要器官的眾生。
 
器官捐獻,在佛教來說、是一種身體的佈施。俗世的傳統思想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損”,還有人認為“身體完整性被破壞就無法投胎轉世”,尤這種想法荒誕不經、更不符合我們佛教教義“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自作自受”的因果律。由此,現實中、作為人類的我們,佈施錢財容易,認為錢財只是“我”身體外的東西、屬於外施;但要佈施身體中的器官卻很難,是因為身體和器官與生命往往被看做是“我”的全部所有、屬於內施。因此,能發心捐獻器官、不但體現了一個人的高尚情懷,而且更是我們佛教徒修行要效法的菩薩奉獻精神。所以自願發心捐獻遺體器官來延續別人的生命的人,不但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我們佛教徒心目中慈悲利他的菩薩。
 
而佛菩薩的精神,也就是無我利他、慈悲奉獻的精神,這與紅十字會“人道、奉獻、博愛”的精神是相通的。紅十字會的獻血、獻造血幹細胞、獻器官和遺體的“三獻”工作,就是身體的佈施。我們的身體既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和合而成,它由因緣而生,也隨因緣而滅,回歸到它本來緣起性空的狀態。所以身體和器官的作用不過是我們精神的載體。當人死後,身體和器官已經無法繼續工作,它會逐漸腐壞或直接火化成骨灰,直至融入大地。如果在死者器官還未腐壞時將其捐獻出來,移植到急需要它們的患者的身體中,它們可以繼續發揮作用,這是多麼大的功德!而且器官捐獻者的生命之火熄滅的那一刻,當下他們大愛的精神即被傳遞和延續,這是多麼有意義的善舉!如果參與器官捐獻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祥和,因為世界充滿了和平和大愛!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只要還沒跳出三界,業力形成的生命之流就會迴圈不死,它就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出此入彼輪回著。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願逝者安息,活者堅強。
 
阿彌陀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