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跨時空對話:《典籍裏的中國》帶旺「典籍熱」

2022-04-25 15:25: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圖:《典籍裏的中國》的八人古代群像海報。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浩瀚中華留下典籍萬千。民族記憶與精神接續濃縮在浩如煙海的字裏行間。辛丑新春,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開播,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讓書寫在《尚書》《天工開物》《本草綱目》等經典裏的文字「活」起來,帶旺了一波「典籍熱」。\大公報記者 張帥北京報道

  近年來,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受眾會發現,總台引導大眾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不斷推陳出新,《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中國考古大會》《國家寶藏》《中國地名大會》《典籍裏的中國》等「現象級」精品節目根植傳統、緊跟時代,接連創下同類型題材收視新高,獲得社會廣泛認同。

  古籍流淌文化基因

  頗受關注的是,《典籍裏的中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題策劃。談及策劃初衷,慎海雄此前曾撰文提到三十多年前剛進大學的一幕:中文系老師與新生見面,研究古典文獻的老先生們大多步履蹣跚,其中一位還是用椅子抬進來的。後來他和同學到一位老先生家裏拜訪,剛驚嘆於琳琅滿牆的各種線裝典籍,不料老先生感慨道:他的身後,孩子們會把這些書賣到廢品回收站的。老先生痛心於子女未能傳承其業,讓人警醒。

  「燦爛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一個重要奧秘就是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慎海雄表示,典籍正是中華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是永遠給中華兒女以精神滋養、提醒我們不斷進行「精神反芻」的範本。

  用創新手法將傳統經典搬上熒屏,讓典籍「活起來」不再「高冷」,不同年齡段、不同知識面的觀眾被深深吸引。在慎海雄看來,《典籍裏的中國》是探索傳統典籍當代化傳播的一次有益嘗試,其成為爆款,更顯示中華文化典籍絕不是象牙塔中泛黃的辭章,不是沉睡的故紙堆,而是民族血液中永遠保持鮮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文明長河永遠奔騰不息的文化密碼。

  兼具經典和故事性

  已播出的第一季《典籍裏的中國》共有十一期,每期介紹一部典籍,包括文學、科學、哲學、醫學等各領域,以《尚書》開篇,繼之《天工開物》《史記》《本草綱目》《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徐霞客遊記》《道德經》《周易》,最後在王陽明《傳習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今齊誦中收官。

  在典籍選擇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絡各大高校、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國家圖書館等單位的相關專業、權威機構,向專家進行請教、諮詢,通過不斷進行的專家會,篩選出需要當季做的典籍。

  「這些典籍有一些基本特點:具備經典性和故事性,有思想、文學、歷史、科學等多元化維度,在當下亦具有影響力、共鳴性。」《典籍裏的中國》總導演盧小波表示,典籍既有歷史的價值,也有當代價值,如製作《尚書》,節目就重點講述了一個核心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在當下即是常說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傳達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觀。

  典籍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有些晦澀難懂,怎樣讓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接受並且喜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想到的是不能就典籍讀典籍,需要由人物的故事引出典籍的內容以及在後世的流轉,這個選擇的人物可以是寫書人,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也可以是護書人或者傳書人,比如捨命護《尚書》的伏生。以人物經歷貫穿,構成了典籍的主要核心故事。

  「跨越千年,古今對話」

  而閱讀典籍,其實就是今人與古人對話的過程。在節目角色設定中,「當代讀書人」由撒貝寧飾演,「古代讀書人」由倪大紅、王學圻、吳鎮宇、湯鎮業等知名演員飾演,古、今兩代讀書人在多個時空的故事敘事,構建起「古代與當代」、「過去與現在」的多重空間,向觀眾傳遞典籍核心內容、寫書人和傳書人故事。

  節目還專門設計「時空鏡像」模式環節,通過一面特殊的鏡子,現代演員和其所扮演的古代人物角色進行極具儀式感的隔空對拜。演員王洛勇在出演《楚辭》時說,如似真在與屈原隔空對話一般。節目每期亦進行「反向穿越」設置,帶領古代先賢來到當代,看到其一生最大的心願在新時代的發展,為其「還願」,塑造獨特「古今對照」感。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相關人士向大公報透露,《典籍裏的中國》第二季目前正在籌備過程中,將在進一步的策劃討論中確定十餘部今年要做的典籍。通過當代人與古代人的對話,讓觀眾「知來處」,而且「明去處」。

  圖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