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儀紜:祭祖清心明志 從修身孝親開始

2022-03-30 17:05:20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壬寅清明的正確打開方式


壬寅清明如期而至。《曆書》中記載:“春分後15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更與春節、端午、中秋並稱我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的禮俗主題是掃墓祭祖,輔之以踏青郊遊。

作為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哪怕遠隔千里,通常都會趕在清明之時回鄉祭掃,一通鞭炮之後,淨手焚香,奉上供品,恭恭敬敬地緬懷祖先恩德,為逝去的親人奉上思念與敬意。有些還會彙報自己和家庭的近況,告慰先人或祈請庇佑。然而,因為種種內外不可預期的緣故,很多既有的生活與節俗安排將無法如期實現,我們的身心將如何安住?什麼是壬寅清明的正確打開方式?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宗信仰,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備受重視,傳承至今,它所承載的祖宗信仰和孝道文化依然歷久彌新。

一、何為祖宗信仰?

黑格爾說,我們之所以為我們,乃是由於我們有歷史。

在《以革命的名義》中,列寧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臺詞: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人類之初,我們的祖先崇拜天神山神河神雷神等等,隱含的是我們對自然——所來之處安身之所的敬畏;之後對圖騰神,特別是代表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崇拜並自稱龍的傳人,體現的是對能顯能隱或巨或細可長可短的超自然力量的感悟與歸依;再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認知的進步,出現了對祖宗的崇拜。需要指出的是,最早祖宗是對先人中有道德或功德者的尊稱,因此並非所有的先人都可稱祖宗。《禮記·祭法》記載:“有虞氏黃而郊嚳(音kù,黃帝的曾孫),祖顓頊(音zhuān xū,黃帝之孫)而宗堯。”孔穎達注釋:“祖,始也,言為道德之初始,故雲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雲宗。”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祖宗是體現天地道德造福黎民百姓的人。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風調雨順,祈禱降福免災。從對不明覺厲的具體自然現象的崇拜,到對代表超自然力量(西方稱之為第一推動力,其中隱含著規律/天道)的圖騰的崇拜,再到對以身行道做德的祖宗的信仰,體現了中華民族認知的發展。其中既有對自然天道的敬畏,又有對立身行道先賢的尊崇,更有對人人皆可為堯舜的自信與期許。

由此可見,祖宗信仰並非妄自尊大的迷之自信,而是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集體意志。這種內涵,經由兩千多年的制度化建設,如節慶習俗,祭拜禮儀,宗祠族譜,家訓家規等,視之可見,處之有感,已經潛移默化地浸潤了所有炎黃子孫的血脈。

也因此,在中國,信仰祖宗由來已久且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突出表現為生要認祖歸宗,死要落葉歸根。君不見每年春節清明節,不管身居何處,遠隔山海,數以億計的人們從四面八方回家,和親人團聚,祭拜祖宗。僑居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不管相隔多少代,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都矢志不渝,堅持尋根問祖。與此同時,居住在異國他鄉的人也希望百年之後,把遺體或骨灰運回家鄉葬于祖墓,這樣才能死得心安。這就是中國人骨子裡對祖宗的信仰,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部分亞洲國家的一些人群,比如韓國前總統盧泰愚上任伊始就計畫回山東省尋根問祖,並于隨後偕妻女來到濟南長清盧莊村祭掃盧王墓參拜姜太公廟(姜太公是盧姓的祖宗)。但一般外國人很難理解。

祖宗信仰之所以能在中國傳承數千年,和我們的孝道密不可分。

二、何為孝?我們為什麼要行孝?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即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所有教育的根基源泉。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句話,它濃縮了孔老夫子畢生所學的精華。因為孔夫子曾說:“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孔夫子做《春秋》以言志,褒貶善惡,“亂臣賊子懼”,而他的行門,知行合一的行,也是整個儒家思想的學問落地實踐,就在《孝經》。孔子所作的這本討論孝道的專著《孝經》,被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其中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認為,“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肯定“孝”是天經地義,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執政者可以用孝治理天下,人民則能夠用孝立身齊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思想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毀傷”,“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等。該書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受到高度重視,包括唐玄宗及雍正皇帝在內的許多帝王都親自為《孝經》作注疏並頒行天下,對德化民風、維護社會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孝,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美德,它的根本含義是什麼? 大家看這個“孝”字,上面是“老”字頭,下面是“子”字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機相連、合而一體成為孝。

我有一個執念:始終認為漢字是宇宙密碼,是上天籍由祖宗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比如凝望這個孝字,我仿佛看到了祖宗已半截入土,卻還在上面庇蔭著子孫,子孫則敬慎於下,支撐傳承,就這樣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所以,順便科普一下,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沒有代溝一說的。

因為,孝首先是一體,一體裡面只有和而不同,沒有對立、衝突、矛盾。比如我們用嘴巴吃飯,耳朵會不會嫉妒說憑什麼給它吃不給我吃啊?右腳邁錯了步,胳膊會不會說,這事不賴我,都是右腳惹的禍?不會,對吧,因為嘴巴吃是整個身體都吸收到了,腿腳走錯路,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了這個一體,我們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乃至整個天下就是一個自己,就是一體,是謂大同或曰人類命運共同體。

因此,真正孝順的人跟自己、跟他人、跟環境、跟社會都能和諧相處,從而達到自我的平和,家庭的和睦,國家的和諧,世界的和平。就是古人所說的“仁者無敵”,大家看這個仁字,兩個人,一個字,就是一體兩面嘛,因為說到究竟處,整個宇宙萬物就是一體,就是一個“我”。

舉例而言:人無完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也遠非完美。如何對待這種不完美?是對立抵觸爭鬥還是感恩包容寬恕努力改進?比如我們手上有個瘡,很痛很難看,我們會不會揮刀斷腕說一別兩寬?不會,對吧?我們的大腦會共情這種痛苦,努力去療愈,乃至接受這個疤痕。因為我和我的胳膊是一體的。推而廣之,我們對生命中的所有問題,從和的理念出發,也不過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如果做不到,就會慢性自殺——從內心的糾結抑鬱乃至躁狂自殺,對外的摩擦衝突乃至殺人甚至發動戰爭。而真正做到孝、一體,就能“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竊以為這也是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風風雨雨,成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偉大文明、維護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根本原因。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能會更好地理解《左傳》中把祭祀的重要性與戰爭相提並論,稱: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現在第三個問題來了:

三、祭祀祭誰?

多數人可能會想當然認為就是自己的直系親人。對也不對。

首先當然是自己的直系親人。普羅大眾多數已沒有家族祠堂,大抵會因陋就簡,逢春節清明去給先祖上墳磕頭,以示不忘初心、禮敬先人、永懷祖德,為祖宗爭光,這也是中國人特有的光宗耀祖思想。

講究些的有家族祠堂,常年香火不斷。比如一家陳氏祠堂的祖宗牌位是這樣的,正中寫:天地君親師位,右邊寫:穎川(陳氏祖地)堂上歷代考妣,左邊寫:家居香火有感福神。

還有一種祠堂為合族祠,通常供奉的始祖是遠代的同姓名人,加入的同姓宗族之間並無直接血緣關係。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廣州的陳家祠,系集合當時全省72縣陳姓宗族之力建成,選東漢人陳太邱為始祖,通過售賣牌位的方式集資興建,各房憑付款後的“入住單”將祖先牌位供奉于祖堂神龕。各地陳姓子弟還可憑此入住陳家祠,參加春秋祭祀儀式,並滿足其來省城落腳辦事的需要。此種祭拜有利於和睦家庭,聯絡鄉情,增強宗族凝聚力。

祭拜的第二類人,是共同祖先。《禮記·祭統》說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現在每年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都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前隆重舉行,河南新鄭也會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諸多海外華人華僑從海外歸國,共襄盛舉。在河南首次舉辦時天現祥瑞(介於彩虹和日暈之間),在場嘉賓均喜出望外,有老者感激涕零連聲讚歎“吉兆吉兆!”此為祭共同祖先。

第三類為天地日月,如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皆為行此類祭拜之地。

第四類為宗師祖師。如明清兩代每年立春,皇帝都會帶領文武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祈禱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日本有“易聖”之稱的明治時期易學大師高島吞象,其第五代傳人高島成龍不下20次率團來中國甘肅天水市伏羲廟,拜謁人文始祖伏羲並立碑紀念。國人在課室書房懸掛老子孔子等聖賢肖像,亦屬此類。

第五類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紀念罹難者和烈士,如國家公祭日。

其中,清明掃墓是和我們每個人關係最密切的祭祀活動。慎終追遠,蘊含著我們的不忘初心,銘記歷史,也寄託著我們對於永恆的追求。

四、何以永恆?

美國現代哲學家詹姆斯在《人之不朽》一文中寫到:不朽是人的偉大精神需要之一。作為天地逆旅的匆匆過客,人總想抓住些永恆的東西。和有些宗教教主宣揚的“信我者得永生”的思想不同,中國人追求的是“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是死而不亡者壽。簡言之,是道德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光大。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禁想起《兒女英雄傳》裡的一句話:順天應命,安知非福?

值此清明到來之際,如有可能,返鄉祭祖,為墓除草添土,酹一杯濁酒,敬幾樣供品,折一枝細柳,體會踏青傳遞的生生不息的自然偉力;如若不然,就在棲身之地以誠敬之心上一炷清香,或在網上點一盞心燈,誦讀家訓家規家書,聖賢經典。但得心誠,兩者與天地祖宗能量連結的效果是一樣的。

因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甚至天人永隔,而是異夢同床。

至誠通天,祭祖形式雖有不同,就好比電視機型號外觀各異,但心是調頻的開關,當我們心心念念宇宙天地精神、古聖先賢道德、列祖列宗教誨,我們就會在一念至誠的當下與無限的時空及穿越時空的精神形成牢不可破的區塊鏈,獲得永生的力量源泉。

通過祭祖清心明志,從修身孝親開始,從盡份為民做起,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最終立功立德立言,至少做個讓子孫後代感念的好人,百年之後還有人記得,或許是壬寅清明最適合的打開方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