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文學的力量/觀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領略閱讀之美

2022-03-14 15:42: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圖:《但是,還有書籍》講述讀書人關心的那些事兒。圖為第一季海報。

  在社交網站「豆瓣」上檢索「但是還有書籍」,有3條結果,分別是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以下簡稱《書籍》)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和同名的豆瓣小組。兩季的豆瓣評分分別為9.0和9.4分,小組聚集了12000多名成員。這足以說明《書籍》受關注和喜愛的程度。這部作品聚焦閱讀這個古老的話題,以紀實的手法,講述讀書人關心的那些事兒,引導觀者領略閱讀之美。

  《書籍》的主題是書,目前可見的11集(第一季5集,第二季6集)幾乎涵括了我們關於一本書台前幕後的想像,比如,圖書編輯、裝幀設計、出版、書店、圖書館、二手書,以及繪本、文學、漫畫、圖書公益事業,等等。作為紀錄片,《書籍》有濃郁的知識性。觀看〈書海編舟記〉,我們知道了《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問世的曲折,以及中華書局的俞國林編輯為此付出的努力。從〈我們的圖書館〉中,我們又從版本目錄學家沈燮元輕鬆的講述中明白了「黃跋」這個高冷概念的內涵及價值。

  講述一種閱讀美學

  不過,《書籍》的真正魅力還不僅於知識,而是以書為媒介,把寫書人、譯書人、編書人、出版人、賣書人、讀書人、藏書人等不同群體的故事推向前台,讓觀者直觀感受到蕩漾在書海裏的情懷和精神。

  〈二手書的奇幻漂流〉中那對「開一輛書車行走中國」的「80後」夫妻,把書送到鄉村、社區,讓那些許久沒有觸摸書籍的人重新燃起閱讀的興趣。那一刻,送書人和讀書人的眼神裏都閃動着希望的微光。而這樣的光,同樣跳動在經營台灣舊香居書店的父女、出版《讀庫》的「老六」、《黑血》作者趙佳、為孩子們搭建草原圖書館的藏區僧人久美、「掃地僧」般的國家圖書館管理員顧曉軍等人的身上。通過這束光,我們讀到了對文化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望、對理想的堅守。而這正是人所寄託於書的,也是書所能給予人的。

  就這樣,《書籍》生動而有力地詮釋了人和書之間的相互塑造、相互成全,也促使觀者重塑自己的閱讀觀。古人說,「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閱讀,是一種隔空對話,也是「求友聲」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它絕不僅是對圖文內容的攫取,而是以書為媒介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一旦我們把書籍同時作為「求知」和「悅情」的對象,書就從知識的容器擴展為情感的載體。閱讀也就具有了審美的意義。

  回應時代的閱讀之問

  《書籍》的基調是知性平和的,流逝在書頁間的歲月靜謐美好,行走在書林中的人神情一派安寧,十分符合一部以書為主題的紀錄片應有的氣質。但《書籍》又不是學究式、教科書式的,它充滿話題感、時尚感,觸及廣受關注的熱門作品和人物。比如,在〈文學的現場〉中出鏡的青年小說家班宇、非虛構作家梁鴻,都是近年來崛起的文壇名將;〈從路上到紙上〉裏的張辰亮則是活躍在抖音上的網絡熱門生物視頻鑒定專家。在劇集中,班宇和朋友們在大排檔喝着啤酒;梁鴻如一位鄰家大姐在村子裏「蹭飯」;張辰亮穿行在廈門八市海鮮市場考證《海錯圖》裏的海洋生物。雖然,錢鍾書說吃雞蛋不必認識母雞,但大部分讀者總是渴望了解喜愛的作家的心路歷程,探尋作品的精神原鄉。看過《書籍》之後重讀《冬泳》《出梁莊記》,或刷到「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當會多一份親近之感吧。

  《書籍》在「嗶哩嗶哩」網站的彈幕裏常見「有力量」的點讚。對此,我深有同感。這份力量感來自於情感共鳴,也來自於我們這個時代是否需要閱讀、需要什麼樣的閱讀的靈魂之問。在通勤的地鐵上閱讀的朱立偉,發現地鐵如流動圖書館,或站或立的乘客,在嘈雜的環境裏用閱讀搭建心靈停靠的港灣。朱立偉拍下了乘客的閱讀瞬間,完成了《地鐵上的讀書人》相冊。文學研究者楊早和朋友們組織了閱讀分享會,循着《駱駝祥子》的路線,開展實地朗讀活動。《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的作者楊瀟用腳丈量西南聯大的精神軌跡。他們重新定義了「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這句老話,把閱讀變成了心靈進入世界的方法,以身體感知的方式,理解和詮釋着這個萬物奔騰的時代。

  閱讀是個無盡的話題。幾千年來,僅書的載體,就經歷了從刻於甲骨到載之竹帛,從絲絹到紙本再到屏幕的變遷,更遑論書的內容。時代不斷向閱讀提出新的問題,又不斷解出新的答案。「但是,還有書籍」這個片名本就具有反思意味,也表達出閱讀者的內心堅守。在閱讀這件事情上,永恆不變的只有關於閱讀的信仰,而它關乎人性的充實和完善。當下,前沿科技一日千里,以網絡為載體和方式的書籍寫作,以數據庫為基礎的「圖書收藏」,以社交為紐帶和目的的閱讀,不斷賦予這個古老話題新的內涵。我們期待《但是,還有書籍》繼續拍下去,照亮每一顆愛閱讀的心,並把他們團結在一起。文\谷中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