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城市中樂團「香港當代民族管弦樂經典音樂作品粵港澳大灣區巡演」獲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資助。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於日前公示2023年度資助項目名單,香港特區10個藝術機構、藝術工作者的申報項目入選。與去年相比,今年香港獲資助的項目更多集中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小團體進入名單,展現國家藝術基金對香港藝術領域更加廣泛、多層次的關注與支持。香港入選機構和個人不約而同表示,希望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推廣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並期待未來有更多作品在大灣區其他城市跟更多觀眾見面。\大公報記者 徐小惠、顏 琨、江鑫嫻
本年度香港入選項目,包括小型劇(節)目和作品創作項目2項、美術創作項目1項、傳播交流推廣項目2項、藝術人才培訓項目1項、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4項。
香港演藝學院「大灣區創意藝術管理及領導人才培訓」項目獲得今年「藝術人才培訓」項目類型的資助,香港演藝學院首席主任(數碼教學)李自豪告訴大公報記者,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是演藝學院10年規劃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這一項目在立項之前就已做了不少功課。「我們曾向業界專家、學校畢業生做一些市場調查,了解香港需要怎樣的藝術人才,這些人才需要怎樣培養。」
恰逢香港演藝學院3月5日開放日,不少內地的教育機構帶着學生前來參觀演藝學院,李自豪說這讓香港成為一個孕育人才的寶地,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家要講好香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我們也要講好演藝的故事。」
以青春力量傳承傳統藝術
青年粵劇演員林穎施則通過地方戲曲《昭君出塞》獲得今年「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資助。收到消息時,她正在廣州參加一個大灣區網絡形象宣傳活動,在林穎施看來,她的成長路徑離不開兩地共同培養,「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在廣東粵劇學校,拿到過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的獎學金,後來又來到香港演藝學院並拿到獎學金,畢業後拿到獎學金去北京的中國戲曲學院深造,今次又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林穎施說,「國家和政府一路的栽培我,我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能量做更多的事情,包括演出和人才培養。」她提到自己今年的演出計劃包括到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演出,「希望以青春的力量,書寫傳統的藝術,作為粵劇新一代,今次選擇《昭君出塞》也是希望傳承紅線女對國家的情懷、責任和擔當。」
香港中樂團的大型原創中樂項目《蒼龍引》上年度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名單,這也是國家藝術基金落地香港後首批獲資助項目,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表示,「在去年完成了《蒼龍引》的首演後,我們還通過9場演出將項目不斷優化,完善細節。我希望我們能夠在緊扣國家藝術基金的宗旨下,帶動香港的文化發展,將《蒼龍引》打造成一個精品項目,在內地和國際舞台上推廣。」
恰逢新一年度資助項目的公示期,閻惠昌也關注到名單中的香港藝團和藝術家。「我覺得今年看到了很多中小團體進入名單之中,特別是也有一些非職業的團體,可以說受眾面更加廣泛。這可以體現出國家加大了對香港的支持力度,無論規模大小、是否職業化,我都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被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給香港的文化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助力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港澳與內地同根同源,文化前景是統一的。經過長時間市場經濟的薰陶,香港在文化產業資源的開發、創新和產品構建,以及市場推廣、文化傳播等方面都有先天優勢。港澳業界可利用成熟的產業經驗和既有的國際市場條件積極投身到文化建設當中,搭建起文化的傳播渠道、平台,更好地幫助中國文化產品向國際銷售、傳播。未來,香港業界應堅定地同國家站在一起,主動溯源,多做一些與主流文化相對接的工作,呈現出特色中的文化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