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老字號縱湮沒 歲月印跡留痕

2022-08-15 15:49: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圖:香港百年茶樓蓮香樓日前宣布結業。\資料圖片

  左下圖:蓮香樓左方屋樑上懸掛了雀籠。\大公報記者管樂攝

  右下圖:「一盅兩件」茶盅。\資料圖片

  日前,香港百年茶樓蓮香樓,宣告結業,惹人唏噓。在茶樓「飲茶」是本地人的重要飲食習慣,「飲咗茶未?」這句話可能比「食咗飯未?」問的人更多。如今蓮香樓遠去,「老字號」名錄再少一員,傳統舊式茶樓所餘更見寥寥。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孩提時便跟隨父親在茶樓飲茶,作為資深「老茶客」,他娓娓道來那些年莫失莫忘的茶樓飲茶故事。\大公報記者 劉 毅

  鄭寶鴻的飲茶史可追溯至兒時,「上世紀五十年代,我是被父親抱上茶樓飲茶的。成年後踏入社會,也保留了飲茶習慣。蓮香樓可謂日日都會光顧,忙了一天的工作,安坐飲茶,翻翻報紙,真的十分愜意。」故而當提到蓮香樓的終結,他語氣中難掩失落,更指出如蓮香樓一般的傳統舊式茶樓,亦隨今人飲食習慣的更改,而日趨減少。

  傳統嘆「一盅兩件」

  事實上,現在的這座蓮香樓,已是其第三代。「首代蓮香樓於中環皇后大道中開業,隨後遷至威靈頓街。」鄭寶鴻表示:「時至今日,蓮香樓等傳統茶樓的『一盅兩件』,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迄至一九九○年代,在茶樓茶居飲茶,都會用到『一盅兩件』的茶盅。」

  所謂「一盅兩件」,指的是沖一盅茶、吃兩件點心,傳統點心包括叉燒包、粉果、牛肉及雞扎等。「市民多在家進食午飯和晚飯,其他時間就會去飲茶,包括早茶、下午茶及消閒式的夜茶。直至一九九○年代,涵蓋第二代蓮香樓等的若干家茶樓,於下午四時收市休息,不設晚市。」鄭寶鴻憶述道。

  在茶樓度過的飲茶時光,自是休閒。鄭寶鴻告訴大公報記者,「茶樓更是大小商家及經紀與行家和客戶『斟』(傾談)生意之場所,他們在『摸茶杯底』及享受『一盅兩件』之間達成交易。」茶客們談論的也不僅限於此,據資料記載,當時的很多茶客都喜愛在飲茶期間交流養雀經,炫耀自己的雀鳥如何「優秀」,因此蓮香樓室內的鳥籠裝飾,正是呼應這一點。

  大眾飲茶習慣改變

  今時今日,不少酒樓也可以飲茶,究竟與茶樓飲茶有何區別?鄭寶鴻闡釋道,相比較現在酒樓售賣茶點,傳統的舊式茶樓特色在於茶水添置方式和「每星期轉換一次」星期美點:「前者說的是若茶客不揭開茶盅,企堂(侍應)就不會為之加水;後者說的『每星期轉換一次』星期美點,只有陸羽茶室一家保留這一習俗。」

  除卻經營茶點,蓮香樓月餅也有一班擁躉。

  在他眼中,創辦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陸羽茶室,雖仍提供茶盅茗茶,卻並不走「平民路線」,同樣一碟點心,收費偏貴,至於平民化的傳統茶樓,或只餘上環的蓮香居。

  本地飲茶文化雖然尤為重要,但茶樓發展亦受到時代衝擊,「最初茶樓經營時間由清晨做到下午四時,酒樓經營更為賺錢的晚宴。漸漸地,茶樓也做了晚市生意,否則就會不夠酒樓爭。另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茶樓茶居快速消失,源於茶樓多建於舊樓,舊樓清拆,茶樓何依?故此,酒樓也自然承接了茶樓茶客的生意。」鄭寶鴻表示。

  或許,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快餐文化的崛起,人們可以選擇的美食也愈來愈多,飲茶習慣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這些都會令茶樓流失客源。專訪尾聲,鄭寶鴻希望公眾可以給予為數不多的傳統茶樓以更多關注。畢竟,一家老字號茶樓的消失,最失落的莫過於一眾飲茶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