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疫情时期的全球微笑传递 南京周成功打造国际网红笑脸

2020-08-24 15:37:57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圆圆的面孔、弯弯的眉毛、谜一般的微笑……2020年7月30日国际友谊日之际,一枚来自南京六朝博物馆的人面纹瓦当,在境内外社交媒体上快速发酵成为一张“网红笑脸”。它那蕴含着中国式审美情趣的神秘“笑容”,深深感染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全球微笑传递”活动 (#unlocksmilereunion),亦通过中国这枚珍贵的文物,徐徐拉开了写满人类笑意的大幕。
 
“国际友谊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p),是2011年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成立的纪念日。正如当时协商决议所言:“在世界各地的人类生活中,友谊作为一种高尚和宝贵情操弥足珍贵,十分重要”,民族、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能够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加深相互了解,实现文化多样性。
 
化身为“南京周”友谊使者的“中国笑脸”,在2020年全球共同对抗新冠疫情的危难时期,成为了增进全球友谊的一滴粘合剂,引来全球58家知名文化类机构纷纷跟进。
 
在英国,作为该国最重要、最具价值的百科全书式博物馆之一的曼彻斯特博物馆,同样挑选了一件宝贵的文物参与这次的“全球微笑传递”。这是一尊来自中国的东方笑佛塑像。据该馆收藏馆副馆长布莱恩•西奇表示,希望笑佛能为观众带去幸福感,期待疫情威胁解除后再次与中国朋友相会。
 
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则在推特、脸书和Instagram上分享了一件面带微笑的汉代陶俑作品照片,以示在国际友谊日到来之际对“微笑传递”活动的支持;
 
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博物馆之一。它分享的是一张极具澳洲特色的插画,并配文“为庆祝国际友谊日,我们给我们的朋友@discover Nanjing分享这件微笑的澳洲小动物们的馆藏”;
 
美国旧金山公共图书馆晒出的是一段微笑书籍的卡通动画,并配文“我们在今天庆祝由联合国发起的世界友谊日,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友谊可以促进和平,并在不同社群间建立桥梁”;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上秀出的是一件德国雕塑家马克斯•恩斯特的微笑雕塑作品;以色列著名国际剧院卡梅尔剧院分享了一张当地著名演员拉米•巴鲁克•卡梅里在话剧中微笑的剧照;
 
台湾广艺基金会也发表了一张剧院幕布上的微笑图片。“越困顿的环境,就越需要用爱与关怀,来撑起世界。一起向世界展开笑颜,微笑地面对每一天,也向全球防疫人员微笑的说声:‘谢谢,有你真好。’”
 
远古的微笑,超现实的微笑,抽象的微笑,生动的微笑,诙谐的微笑,感动的微笑......
 
目前,已有来自全球5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会、展演团体等58家文化类机构纷纷接力、集体发声。一张又一张带着微笑内容的艺术作品、文物珍藏、文化活动照片,通过脸书、推特、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不断传递不断扩散。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绘画、雕塑、摄影、3D文本景观、动画、电子装置等形式。不同国家的观众,从这些人类文明的遗珍中,从人类至纯至真的情感中,共同汲取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文化交流交融中增进了友谊,并达成共识:让我们携手微笑面对困境,期待彼此微笑重聚!
 
作者手记
 
南京周,值得学习的“文化共情传播”
 
自2015年起,南京开启“中国南京周”城市国际推广活动,五年来先后走进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法国巴黎、美国旧金山等世界知名城市举办各类城市交流活动。
 
今年,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南京周”采用云上举办方式,聚焦受疫情重创的博物馆、美术馆,充分发挥艺术机构在文化塑造与公民文化教育的社会职能,以及在社会复原中的积极作用。以国际友谊日为起点,响应联合国“友谊推动和平文化的构建”的倡导,通过传递微笑,构建更加多元、包容、乐观的文化氛围。
 
“南京周”活动在新的国际语境下,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出发,可以说成功打造了“文化共情传播”,为中国城市、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不断探索外宣新方式这一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案例。(作者:张弦弛)

六朝人面纹瓦当
世界城市文化论坛在推特上转发推文
英国曼切斯特博物馆“微笑传递”
埃及开罗城市当代艺术节“微笑传递”
美国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微笑传递”
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微笑传递”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微笑传递”
麦迪逊儿童博物馆“微笑传递”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微笑传递”
美国雪城大学艺术博物馆“微笑传递”
英国费伦斯美术馆“微笑传递”
美国霍普金斯中心 “微笑传递”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微笑传递”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博物馆“微笑传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