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乔维谈艺术》读青年画家王聪

2020-07-01 16:01:57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王 聪
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北京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获硕士学位
美术学博士在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

群展及获奖:
2019 迎新春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2019“在党旗下”全国中青年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8 汇艺集贤—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 “水墨风华”青年艺术家中国画精品展
2018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道自然·当代中国画名家贵州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2018 中国画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名家书画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院)
2017 “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2017 华夏之星2017年度展(中国书画报社、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6 “凤凰涅槃·大美唐山”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书画展(人民政协报社、唐山市政协)
2016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
2016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美协)
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北京,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展览馆)
2015 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烟台,烟台美术馆)
2015 “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成都,四川美术馆)
2014 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民族文化宫)
2014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展 获金奖
2014 “国宝集珍”首届全国百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
2014 “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主题作品展(河北省文联)

发表:2013年,作品《惠风和畅》《印象“80后”系列》等,发表在《美术向导》。作品《印象“80后”系列》发表于《美术界》。2013年,论文《海军美术创作的历史性与主体表达》发表在《美术向导》。2018年,论文《大美不言——浅谈积墨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发表在《美术观察》。

                                                                              
 
展望中国书画的前景,从国画创作的宏观看是繁荣的,尤其是青年画家的作品呈现多元化,给书画艺术的发展增强了新气象。
 
一次偶然接触到王聪的画,初看作品感觉作者对绘画驾驭能力很强,当他站到面前却有一种恍惚感,作者的年龄与作品的老练形成反差很大。
 
因为读王聪的画首先是有味道,他从传统笔墨的痕迹里脱颖出是清新感,那种构图细腻和用笔的潇洒性,都达到了情景交融与诗意盎然的意境。
 
尤其他绘画的风格表达了独立性,他让笔墨沉浸在一种超然的氛围,从而把艺术的感染力融入到作品中。
 
王聪还很年轻,他却以诗人的眼界去体味山水风情,营造出了豁达与宁静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流溢着一股激情,洋溢出一面温暖的意趣风韵。
 
读他的作品,能够体察到其间积累的传统底蕴,以及对物像表达出的创新理念,可以说他的画具备了入古求新的气度。
 
梦里家山 | 136x162cm

千佛夕照 | 136x162cm

四条屏 | 136x163cm
 
王聪的画能呈现出清秀的面目,从入笔到境界都框架在传承中,他的山水画意趣别致而俊美,构图立意新颖,笔墨流泻古人的气韵,却又能抵达到个性的图景。
 
王聪的悟性通透,对审美的理解有独立的表达方式,能清晰的认知中国画根植于传统,笔墨拟古而不能复古。
 
他让绘画作为传统与创新的纽带,可以把握承上启下的创作导向,能够游刃有余的穿梭在拟古与求新间。
 
因中国画不能一味复制古人的程式,拟古就会阻碍艺术发展的脚步,求新才可达到笔墨当随时代。
 
诚然,如果摈弃掉传统的东西,把传承的价值观与人文理念抛弃掉,则无法去谈继承和创新,艺术创作同样会走向枯竭。
 
所以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求索,融合时代的精神面貌,把握住当代的审美意识,才能体验真正意义的创作,王聪的画具备了这种理念。

月下独饮 | 34x63cm

秋山无语 | 136x46cm | 2020

镜江独钓 | 43x63cm

他能够醒悟到抒情对艺术王聪作品的格局有一种情趣,他倾向于学术与灵感的融合,追求舒畅和诗意般的笔墨符号。
 
他的画所表达出的物象与大自然交融,展现出“神驰清幽之地,心游古朴之乡”的境界。
 
王聪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感,在笔墨运用上不难看出附加了浪漫色彩,但他又以细腻的绘画语言表达对艺术的敬畏。
 的生命价值,所以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化在其间,更多地侵染在作品里是饱满的情怀,甚至能敏锐的捕捉到那种超然的气韵与旋律。
 
从艺术的角度他始终保持了与庸俗的距离,他的绘画技巧有时会关注在细节上,让物象和自然的繁杂结构覆盖了意象。
 
但也正因为追求对情节与细化的表达,才会让作品变得诗意盎然,具备了对物象面貌的深度描写,而所能表现作品的生动和畅快。
 
独钓秋江 | 34x86cm

赤壁临江图 | 138x69cm | 2020

晨光伴舟行 | 36x53cm

王聪生活在一个价值观重塑与物欲弥漫时代,在审美鉴别与精神理念的激烈碰撞中,他能够把抒情的笔触融入创作,以独立的精神世界显示出艺术生命。
 
因此,我看到王聪的作品用笔流畅,不事张扬而内理温润,他注重绘画语言的凝练,追求水墨韵味,作品流溢出率真与超脱的个性。
 
纵观王聪的作品不张扬,不刻意求怪猎奇,尽管从他的笔墨中读出取法前人,尤其是具有借鉴古人的迹象印记,但依然看到隐于其间的独特气质。
 
总体感觉,王聪的绘画意境深邃,有一种空灵与飘逸的韵味,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说:“空灵,虚实相生之谓也。画中有空虚之处,画的血脉、人的想象才能畅通活动。
 
画须空灵才能活,这不仅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艺术旨趣的不同”。
 
事实上,王聪属于这个时代有品味的青年画家,他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和修为相互印证,所能展现的是意象通透和清新的世界。
 
同样,因王聪年轻的缘由,他在绘画技法上会显现出欠缺,看似老练但不老辣。相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未来的画坛一定会见识到王聪的优秀。

雨后听瀑图 | 42x34cm

雨后春山听泉声 | 53x32cm

秋日访友 | 62x35cm

秋江独钓 | 56x33cm

临江读书图 | 43x34cm

风里归舟 | 136x34c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