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由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詩歌中心”)主辦的“校爾康詩歌創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作家出版社連續出版的《在路上》《在腳下》和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在遠方》三部曲展開了討論。吳思敬、張清華、程光煒、敬文東、邱振中、王巨川、孫曉婭、宮載春、師力斌、張潔宇、吳子林、莊曉明、邰筐、馮雷、林喜傑、王士強、楊碧薇、湯年華、臧梓潔、郭漢睿、寇碩恒等國內知名學者、評論家、詩人、編輯以及首都師範大學、西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出席了本次會議。
校爾康,名衛,字爾康,號“漫城過客”,1971年生,江蘇泰州人,曾就讀于南京理工大學。著有詩集《家:夢境中的流水》《在遠方》《在路上》《在腳下》,紀實文學《活在當下的力量》,傳記《九華山上的金剛之花》,等等。校爾康喜禪修,擅茶道、冥想、行腳,認為寫詩即學禪,以禪理和生活實感入詩,其詩有禪思、禪味。本次會議由詩歌中心副主任孫曉婭教授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首先對校爾康詩歌進行細緻解讀,他從內容、語言與抒情機制等方面討論校爾康的獨特性:第一,校爾康與訓練有素但又被規制于流俗的詩人不同,他是無法歸類的詩人;第二,校爾康的寫作不是“寫作”,而是一種“湧現”,他的詩湧現於生命核心與記憶,因而其語言是湧流的,不是經過書寫寫出來的;第三,朦朧詩以後,抒情成為一件危險的事情。詩人抒情需要力量,需要強大的自我,校爾康詩中恰恰有一個強大的“自我”,有自我預設的抒情主體形象。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程光煒繼續指出校爾康的詩學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為詩人今後的創作提出了啟發性的批評意見。目前,校爾康的詩歌創作處於“職業”與“非職業”之間,如何繼續把生活轉化為詩,如何處理詩意與現實生活的均衡問題,都是亟待詩人在未來解決的難題。最後,程光煒對本次會議和校爾康的創作成績表示祝賀,希望校爾康日後不要過於“職業化”並繼續精進詩藝。接著,與會嘉賓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校爾康詩歌進行了讀解。南京理工大學宣傳部部長、研究員宮載春討論了校爾康詩歌的現代性:校爾康是“我詩故我在”,“在”是其詩歌的主體意象,這一意象形成于詩人對“常人凡塵中的人生”的關注,正是對於每一個人的愛,讓詩人自覺通過“詩在”去賦世界、生活與生命以意義。北京文學期刊中心主任、編審師力斌認為“靜”是校爾康詩作的總體特點:詩人原是塵世中的肉身的人,在時間流動中逐漸安靜下來,呈現出靜處、靜觀、靜思的姿態,而《在遠方》《在路上》《在腳下》三部詩集的先後出版,將詩人從“動”到“靜”的心靈歷程全數展現。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集團的工程師湯年華認為校爾康三部詩集有同樣的聚焦點,即用詩的語言和形式談論“人性”“本心”“隱逸”“生死”,宣導“愛”與“活在當下”,詩歌平靜如水而又耐人尋味。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潔宇將廢名和校爾康的詩歌風格進行對比,指出兩位禪詩創作者的相通之處與歧異所在,從而構築了溝通現、當代文學的橋樑。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吳子林從校爾康詩作出發,觸及了禪詩寫作中的語言與形式問題。北京體育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王巨川指出,校爾康在這幾年的詩歌寫作道路上,逐漸生成自己的規則和寫作方式,可以用“徹悟”“澄明”和“愛”三個語詞來概括他的三種詩歌境界,但這幾種境界的關係不是遞進,而是互在互為、相互融合。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敬文東認為,詩歌是一種舞蹈,它以自身存在為自身的目的,校爾康將禪宗“瞬間即永恆”的境界融入詩歌創作之中,用詩歌處理了世界的“神秘性”問題,最終讓詩成為了詩,讓詩歌成為了自身的目的。隨後,學者、評論家、詩人、編輯以及相繼進行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全面地梳理與勘察校爾康的詩學特點,有效地總結了他的創作實績和詩歌特色。
討論之後,詩人校爾康致答謝辭,他談論了自己“自然”地作詩的詩歌創作觀念,對各位嘉賓的評論與期待表示了誠摯的謝意,傳達出自身關於“愛”的哲學思考。最後,吳思敬教授作總結發言。首先,他認為校爾康言行統一,既有向佛之心,也用行動為社會作出過許多奉獻。第二,他認為校爾康是禪客與詩人的統一,他的詩作為詩與禪的結合,為當代禪詩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他指出寫詩寫到一定程度,便要超越功利追求,上升到哲學和宗教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