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李英豪:徒留石窟寫春秋

2021-04-30 17:28:4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國的石雕藝術起源十分早,但是最初不但欠缺大規模的作品,而且很少立體人像。例如商代大理石雕立梟(安陽大墓出土),僅屬鑲嵌物。秦、漢時代的畫像石,是以陰刻或陽刻為主的浮雕,多在二度空間的範疇內。西漢最著名的如霍去病墓,則見巨大的《馬踏匈奴》石雕,另有巨人持熊和石人雕像,但仍以卧牛、躍馬、伏虎、卧象、野豕、吃羊怪獸、蟾蜍等十幾件大石雕較矚目,且多以動物造型為主。先秦時期,活人設雕像,常成為忌諱。漢景帝末年所造石室中的孔子坐像和旁立的七十二弟子像,也僅供後人膜拜或景仰。

  我國古代石雕藝術,真正有規模而又能充分發揮三度空間的重心、質感與量感等觀念的,可說始於北魏。從南北朝之後石刻佛像造龕的表現上,可看出那時的石雕藝術非但不附從於建築,而且很多時候建築反為雕刻藝術而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雲岡石窟寺。石窟寺位於大同(古稱「平城」)市西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和左雲縣接界;東西綿延約一公里,平岡逶迤,好比一抹晴雲橫亙天邊,而川水環流岡下。石窟的營建多是斬山為壁,鑿壁為窟。現存主要洞窟五十三個,一千一百多個小窟,石雕像五萬一千多軀。正如前人所詠:「鑿石開山盡雕鏤,大佛巍峨五十尺,小佛么渺萬千頭。」那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是無可取代的藝術寶庫。一九六一年,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敦煌莫高窟及洛陽龍門石窟鼎足而三。武周山的崖面,和附近一帶皆屬侏羅紀的長石岩層,是一種石英砂岩,結構緊密,石質堅硬,宜於造像。那批石雕藝人技藝超卓,刻成的大小佛像,容態縹緲,雕飾奇偉,風格雄勁自然,比例恰當。中央的釋迦牟尼巨像,光是雙腳,已可站一百二十多人。在斯里蘭卡所見的巨型石雕卧佛與之相比,着實如小巫見大巫。

  雲岡北魏石窟按時代先後可分成三期。最矚目的第一期於公元四六○年始,由醉心佛教的文成帝命高僧曇曜開鑿五窟(編號十六至二十),每窟均有一尊石雕巨佛;據說其形象必須跟皇帝一樣,旨在把「禮佛」和提倡「忠君」思想相結合,以緩和矛盾,鞏固統治。迄今,「北魏宮闕今何在?徒留石窟寫春秋」。(附圖為第六窟內琳琅滿目的石雕佛像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