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理想的落實

2021-03-17 17:08:22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太虛大師圓寂七十四週年紀念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東林念佛堂方丈:寬運法師

前言

2021年3月17日為一代高僧太虛大師(西元1889~1947)圓寂74週年,故特撰此文以為紀念。眾所周知,太虛大師是「人生佛教」理念的提倡者,中國佛教現代化的奠基人。太虛大師生活在前後兩次世界大戰時期,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使得國家淪陷、百姓流離失所,人們嚮往和平的呼聲越來越高,佛教作為和平的宗教理應為人類的和平做出貢獻。
 


 

太虛大師在此歷史變革時期,高瞻遠矚大膽設想,充分利用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提出「人生佛教」思想,以拯救國難,建立世界和平、百姓安居樂業的祥和社會理念。

在太虛大師看來,世界五大宗教中,唯有佛教思想真正宣導和平、慈悲的精神,因此,認為佛教應當積極推行「人生佛教」。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佛教「入世」的精神,使得佛教思想更加「人生」化。因此,太虛大師大膽地提出「人成即佛成」的「人生佛教」理念。這種「人生佛教」思想後來發展為「人間佛教」思想。因此,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思想的最初宣導者和實踐者。

一、「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的思想內涵

古往今來,佛法重在人間。從佛教發展史及傳播情況來看,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無論是小乘還是大乘,其各個宗派、歷代祖師,所講的教理及闡發的妙義中,最基本的都是「從人自身做起」;儘管大、小乘經典,妙義各有不同,各個宗派的思想亦各有側重,但在「做人」這一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做人是基礎,修行離不開人乘。

佛教在唐朝時候形成的八大宗派,就是各祖師依據佛典義理而創立的,從不同角度各有發揮,成為中國特色的佛教,特別與傳統的儒家相結合。儒家就是講「如何做人」:孝養父母、恭敬師長、尊老愛幼、憐貧濟苦,以實現淑世利民、淨化國土的目的。

發展至近代20世紀初,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他認為:「佛教的本質,是平實切近而適合現實人生的,不可以中國流傳的習俗習慣來誤會佛教是玄虛而渺茫的;於人類現實生活中瞭解實踐,合理化,道德化,就是佛教。」 可以說,這是他人生佛教思想的總概括。他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中分四層來闡明佛教的目的與效果,即:一、人生改善,二、後世增勝,三、生死解脫,四、法界圓明。
 


 

此即說明了「人生佛教」的價值觀所在,太虛大師認為人們通過修行五戒、十善來改善自己的人生觀和日常生活,如果通過佛教思想理念改善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人生觀,這就是「人生改善」;人生改善成功後,進一步就是對後世的增勝,換句話說,唯有改善了現世的人生,才能令未來「後世增勝」,因為現世與後世是因果關係,改善了現世的因才能有後世增勝的果;而人們修學佛法的最終目的在於解決「生死」問題,如果不能徹底解決生死問題,仍然要輪迴於三界,所以「人生佛教」仍然包含有「生死解脫」的含義在內,生死解脫也是「人生佛教」的關鍵;雖然了脫生死,如果不能成就佛道,仍然不是最究竟的,唯有體悟到諸法自性本空,才能認識到諸法實相,成就「法界圓明」。

所以,四個層次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人生改善」,只有做好了第一步,才能逐步提升,最終達至究竟的「法界圓明」。所以他說:「這四種,大概言之,通常五乘中之人乘,即此中第一人生改善;天乘即通第二後世增勝;至於二乘,則綜合前二加上生死解脫之第三種;大乘又可綜合前三而加上第四法界圓明。不過中國向來所重,大概為偏重於此中第二及第三,即淺近的求後世勝進,高尚的求生死解脫。」(《人生佛教開題》)

太虛大師有一本書名為《人乘正法論》,系統地講述「人乘」的殊勝。另外還專門把《十善業道經》提出來,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人生佛教的綱領。《十善業道經》就是講做人,講五戒十善、明因識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發菩薩心、修菩薩行、趣入佛果,故《十善業道經》是一部奉行人生佛教的寶典。

由此可見,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對「人生」的關注上,超越了傳統佛教思想只重視「出世」的思想,而更加重視佛教「入世」的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為中國佛教的發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曾有一首著名的偈頌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在這首偈頌中,非常明確地表達出他對「人格」以及人生價值的重視,把做人的標準確提升到成佛的標準上。因此,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內涵總括地說就是——「人成即佛成」。
 



荃灣芙蓉山東林念佛堂毗鄰「太虛大師舍利塔」
 

其後,經過了將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由太虛大師首倡的「人生佛教」,已逐漸演化為「人間佛教」,然其二者有同有異:同者,重視修行以人道為關鍵;不同者,「人生佛教」注重個體與解脫;「人間佛教」注重的是整體與和合、幸福。「人間佛教」思想不僅是理論上的宣導,而是佛教思想入世化、生活化的進一步落實。

二、在生活中如何實現「人間佛教」——「喜悅人生、自在生命」?

對一般人而言,人在世間所追求的無非是幸福美滿的人生,那麼,如何才是美滿幸福的人生?太虛大師曾對佛教的人生觀作了精闢的解釋,在其《人生的佛教》中說:狹義說,是人類整個的生活;廣義說,「人」是人類,「生」是九法界的眾生。人類是九法界一切眾生的中樞,一念向下便為四惡趣等,一念向上便為天及三乘等,故人類可為九法界眾生的總代表,也就是九法界眾生的轉捩點。
 


 

在這裡太虛大師明確說明了「人」是人類,「生」是眾生,認為人類是一切法界眾生的總代表。當我們的一念向惡時,便為四惡趣的眾生;如果一念向善時,便為天及三乘的聖道。對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而言,人道最難得,所以經中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正如印光大師所言:「每憶經云,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信心難生。四者幸備,尤當努力。」說明了人身難得與人間之可貴,與關注「人生」對修學佛法的重要意義,而這也是太虛大師宣導「人生佛教」的意義所在。因此,我們今日既得人身,又能喜聞佛法,當生感恩之心,難得之想,立足於當下,把握今生,努力精進,開啟智慧,淨除煩惱,從而獲得「喜悅人生,自在生命」 ,終證無上菩提。

太虛大師通過對佛法的精研,深刻的認識到佛陀出世說法的本意所在,為度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而九法界眾生,下四趣業力深重不能修行,上四趣福報太大不知修道,唯有「人趣」處中,知苦知樂有進趣之心上升可達佛果。世間雖是苦樂參半,但畢竟仍是苦多樂少;有所謂三苦 、八苦 ,乃至是無量諸苦。因此,唯有對人生之苦有深刻之體會,才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

所以太虛大師勸誡人們:「如果發心學佛,先須立志做人,三皈四維淑世,八德十善嚴身。」 「三皈」,就是要皈依三寶;「四維」,就是要懂得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十善」就是,「身三」:「不殺、不盜、不邪淫」,「口四」:「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三」:「不貪、不瞋、不癡」。這個做人的標準,無形中把佛教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這是建立道德人格的基本要求。

因此人生的幸福與否,不在於貧富貴賤,而是在於能否體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以貧窮不一定是痛苦,而富裕亦未必一定幸福。然而幸福美滿的人生,卻是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的共同願望與追求,那麼,佛教作為化世導俗的宗教,除了有「共世間」的功能與作用,就更須有其「不共世間」的內涵與特質,也就是說:

1、人間佛教既要提倡佛教的入世性,同時也必須宣導其出世性,也就是神聖性與超越性;佛教要轉化世間,而不要被世間所轉。因為眾生擺脫不了「趨利避害」的習性,因此佛教提倡的是一種超越性的生命形態,教導眾生超越狹隘的、個人的、小集團的利益,以「忘我」的精神以「大利」全民族、「大利」一切眾生為目的——唯有獲得真正的大利,才能成就「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基礎。
 



 

2、出世性即神聖性、超越性的獲得,需要長期的外在磨練與內在提升,不可能一躍而蹴,但可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比如說,一般人「貪」,我「不貪」;一般人「吝嗇」,我「不吝嗇」;一般人「趨小利」,我「不趨小利」;一般人「懷疑別人」,我「不懷疑別人」等等;只有逐漸養成超越的精神,才能感染別人、教化別人;從客觀上講,自己才能正確地、好好的做人、做事,才能成就更高尚的道德與人格——心靈提升,人際和諧,才會有「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的結果。

3、「欲」是生命的源動力,但過多的欲望,就會變成「貪欲」,就會對生命造成損害;可是,一般人往往在損害發生後才明白;因此如何控制「貪欲」,就需要智慧,這也是自我磨練的結果。經云:「道當少欲,多欲非道。道當知足,無厭非道。道當閑靜,樂眾非道。道當自守,戲笑非道。道當精進,懈怠非道。道當專念,多忘非道。道當定意,亂意非道。道當智慧,愚癡非道。」(《長阿含經》「八生法」)唯有將「欲」控制於可控的範圍之內,才能獲得「喜悅人生,自在生命」。

4、超越性的培養,還要從守戒律做起;民國初年的弘一大師提出「不二過」、「律自己」,終身嚴持戒律;守戒律看似在「束縛」自己,而事實上卻能保護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會從中獲得安樂、大樂;這種持戒的德行,無形中就會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從而攝服他們、感化他們;與此同時,我們不能過於隨順世俗,要能堅忍,要忍耐源於自己阿賴耶識中的種種欲求,要有「大丈夫」的胸襟、氣度,要有大丈夫的所想、所為,如此,我們的道德、人格才能挺立,如此佛教才會有希望、才會有光輝的前景——嚴持戒律,人格高尚,才能獲得「喜悅人生,自在生命」。

5、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恆順眾生」,就是一種方便智慧,其前提是「利益眾生」、「化導眾生」;要成就真正利他的菩薩行,就先要使眾生有「被恆順」的適意與愉悅,但這只是方便,待時機成熟,就要引導眾生袪惡修善,往上提升,不能只停留在原地——人心向善,社會和諧,才能獲得「喜悅人生,自在生命」。

6、一般人內心富足,先從身體富足開始;「身體富足」會有快感、舒適感,但並不持久;精神富足才會有更大的幸福感,而信仰堅定的精神富足,幸福感就會更強——內心富足、信仰堅定,才能獲得「喜悅人生,自在生命」。

由此可見,生命最大的喜悅就是人生得以改善──「後世增勝」固然是人生改善;「了生脫死」更是人生改善;「法界圓明」就是人生最大的改善。諺語說,人生最大的喜悅,並不因為我們得到的多,而是因為我們計較的少;我們追求的不是物質的享受,而是精神的充實與富足;我們不要向外追逐,而是要往內觀照;我們要懂得謙虛、慚愧,更要懂得感恩、惜福,如此的話,生命自然會更自在,人生自然會更喜悅。
 


 

結語

「人間佛教」思想,可以說,是今天中國佛教發展的指導方針,也是佛教在中國發展的必然階段;中國是大乘佛教的發祥地,而「人間佛教」是大乘佛教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菩薩慈悲精神在「人間」的實踐和落實。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經過了佛教歷代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才使今天「人間佛教」的思想成為中國佛教發展的指引,由此發揚了佛教積極進取的精神,使佛教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很好地接軌,並且與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相互溝通,為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幸福做出了貢獻。

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各大宗教尤其是佛教,可以說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佛教以「人間佛教」的入世精神而為社會、為眾生服務,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必然是以解決現實社會中的種種人生問題,令眾生從煩惱中解脫並獲得喜悅、自在為前提,也就是以「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為目的──從喜悅中自在,從自在中喜悅;唯有喜悅才能獲得自在的人生;人生要能獲得自在,才能體會真正的喜悅。誠如太虛大師所言:佛教必須是契理、契機的,故須適時地因應時代社會所需,而賦予自身新的內涵與意義,如此才能與時代、社會同步邁進,繼續向前。
 

(圖文:香港西方寺)

 

1、〈人生的佛教〉:見《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第五冊,《五乘共學》。
2、〈人生佛教開題〉:太虛大師於民國三十三年秋,在世苑漢藏教理院演講。見《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第五冊,《五乘共學》。
3、同上。
4、〈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見《太虛大師全書》第十編,第四十七冊。
5、〈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見《太虛大師全書》第十編,第四十七冊。
6、「喜悅人生,自在生命」:筆者近年提倡的弘法理念。
7、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8、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
9、〈五十開題〉:見《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第六十三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