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纯一新著 | 佛教中国化视域下汉文大藏经研究的新成果

2020-07-21 16:35:11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佛教中国化视域下汉文大藏经研究的新成果
 
             ——《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以汉文大藏经为中心的文本研究》读后

蒋九愚
 
 
佛教产生于印度,发扬光大于中国,并由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地。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深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长期互动、渗透、交融过程中,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又不失佛教本色的中国化佛教。中国佛教包括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文三大语系,就其影响力而言,汉语系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中国佛教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滋养中华民族生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影响的重要标帜。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隋唐天台宗、禅宗等宗派佛教产生,就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从文本来看,历史上不同时代佛教大藏经的不断编纂,就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具体表现和中国化佛教成果的结晶。20世纪初以来,海内外学术界、佛教界关注汉文大藏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日本学术界、佛教界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台湾学者周伯戡所言,“整体而言,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在系统地研究佛教各种大藏经上,仍难与日本学者抗衡。”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学者尤其是大陆学者在汉文大藏经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批研究汉文大藏经的佛教文献学专家,如大陆的方广锠、李富华、何梅等,台湾的蓝吉富等。同时,中国学界也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汉文大藏经研究成果,如汉文佛教文献整理方面的巨大标志性文化工程成果,历经十三年整理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出版;如代表性的研究论著有蓝吉富的《佛教史料学》(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方广锠的《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李富华和何梅合著的《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何梅的《历代汉文大藏经目录新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李济宁《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等。最近,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撰写的《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以汉文大藏经为中心的文本研究》的公开出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4月),为汉文大藏经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成果。
 
《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以汉文大藏经为中心的文本研究》(以下简称《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在内容上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西土佛经的结集与佛教经律论三藏的由来,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土佛经的翻译与流传情况,第三章主要介绍汉文大藏经的汇成之路,第四章主要介绍和分析历代各种主要不同版本的汉文大藏经的刻印时代、版式特点、所收部卷、流传经过、存废情况、内容特点与优劣等,第五章主要分析汉文大藏经的结构体系,第六章主要分析汉文大藏经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第七章主要立足于复兴中国文化的视角,谈汉文大藏经的现代化使命。笔者初读《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后,觉得该专著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值得读者注意。
 

第一、从研究视角上看,《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颇具新意。总体来看,学界研究汉文佛教大藏经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上主要属于佛教文献学。汉文佛教大藏经本来是就是历史文献,采取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肯定是首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其他研究方法、研究视角都必须建立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前提下,才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当然采用了这一研究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佛教中国化的视角,应该说突破了单纯的文献学方法,具有新的立意。汉文大藏经,本来就是佛教不断中国化的重大成果,研究历史上的汉文大藏经和当今时代进一步弘扬、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就必须结合当今中国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在新的时代,佛教中国化具有新的内涵。纯一法师分析指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就是“不断调适其自身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一个与时俱进、从无止境的现代化过程”(该书第263页),“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重振佛学。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悠久的人文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古老的国学焕发新的活力,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历史任务。”(该书第263页)研究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让中国佛教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不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弘扬佛教独特的人文精神传统。在纯一法师看来,中国佛教自身梦想与实现中国人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思想价值上具有相当的契合性、融通性。他说:“追求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佛教自身梦想的三个层面——追求涅槃境界,成佛作祖;慈济天下,普度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价值契合、会通,体现了中国佛教徒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的崇高精神,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内在愿望和追求,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理想和社会进步的关切和诉求,构成了团结佛教界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而奋斗的思想基础。”(该书第262页)
 
第二,从征引已有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具有相当的学术品质。《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广泛借鉴并吸收海内外关于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的已有学术成果,这在相当意义上保证了该专著的学术品质。经过海内外学术界的长期努力,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不仅在文献整理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而且在内容研究上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自觉继承了学术界所取得的已有成果,这可以从该专著广泛征引的文献方面可以看出。国内著名佛教文献学专家方广锠先生的研究成果被反复引用,国内出版的关于佛教文献学的新论著如李富华和何梅合著的《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何梅的《历代汉文大藏经目录新考》、李济宁的《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等都被多次引用。海外学术研究成果,如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的《大正新修昭和法宝总目录》、小野玄妙的《佛教经典总录》等论著也被广泛征引。至于,海内外关于汉文大藏经研究的论文成果,更是被广泛征引。作者在充分吸收汉文佛教大藏经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探讨、分析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这在相当意义上体现了该专著史料基础扎实、学术可靠性强的特色。
 
第三,从叙述、分析论证的内容看,《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具有言简意赅、繁简恰当的特点。《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引证材料丰富,可谓旁征博引,但并不显得庞杂繁琐,却有言简意赅、繁简恰当的特点。研究汉文佛教大藏经的成果,多偏于琐碎的考证、资料的抄录,让人读起来费时费力。《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善于化繁为简,并不着眼于繁密的考证学,而是着眼于文化史观去开展汉文大藏经的文本研究,因此该专著并不是一本考证学的专著,但是它又充分参考了考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四,从形式看,《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插配了大量的大藏经图片,可谓图文并茂。《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在分析历代大藏经过程中,能多插入一些大藏经的图片,让人阅读起来更加有一种形式直观、轻松愉快的感觉,吻合现代人阅读的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没有见到大藏经实物的遗憾。
 
简而言之,《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是一部引证广泛、史料丰富、研究视野富有新意的专著。可以相信,无论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爱好者,还是中国佛教研究的学者,都能够从该专著中收获良多。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