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唯识妙法》应缘而起,三同书院敬献心性觉悟路线导图

2019-05-30 09:55:15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这样一本著作:义理来源于精深法义,内容溯源自繁复体系;领悟表达却纯然即兴而起,妙明灵动而出;学习分享方式多元,读书会跨海内外,线上线下交相互动,层层递进,渐入幽微。

  有这样一本著作:突破名相梳理、逻辑推衍以及流派辨析的表述常轨,将宇宙人生的智慧实相深入浅出地直呈出来。鲜活灵动,通透易懂,深契现代人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被研修者誉为“心性觉悟的指导地图”。

  这就是2016年由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唯识妙法》。

应缘而起

  公元628年,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事迹,广为人知。不过,一代高僧,不畏生死、慨然西行,所取的经论,却鲜有人知。当下的国人,没有几个知道三藏法师所取回的《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以及他的代表作《成唯识论》。而唐太宗为那场义行的“圣赞”,也慢慢淡化于历史的印记中。

  唯识学,从公元三、四世纪起在印度形成、建立,在南北朝时期传到我国,到唐朝发展到高峰。其义理博大精深,极具思辩性和缜密性。其所阐扬的微妙意,在盛唐之后,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其意趣。唯识东传的式微,亦常令有识者扼腕称叹。

  近代以来,唯识的参研稍有复兴之势。可惜,因实修实证者不多,大都是学者着眼于名相的消解与体系的梳理。从实修角度而言,唯识依然因其名相义理的精深博大而被视为畏途。

  唯识真的很难吗?如果把它视为一种理论体系,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那么,其庞大繁复、缜密精深的名相义理体系,确实令人望而生畏。而唯识所指向的境界,终究非为学问,而是唯证乃知。如此精妙的法宝,只有少数人有缘接触,且又被视为畏途,岂非可惜!

  如能有突破常轨的表述,将唯识从实修的角度,转化成鲜活的直指,使唯识成为引导大众生命觉悟的“操作说明书”,让大家随文入观,学修并进,那么,唯识就有了按图索骥、步移景换之妙趣。由此,只管信受奉行,或难或易的判断均属多余。如是而行,将会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殊胜法缘。

  为帮助更多人穿透繁复名相的屏障,打开自家智慧宝藏,三同书院院长、禅者大信(苏军敬先生)于微信群称性口述唯识大义,后由学生整理成文,集结成书。《唯识妙法》融汇经典,贯通法义,基于实修实证,将精密而深邃的唯识义理和《瑜伽师地论》之精髓,明达通透地直呈给有缘者。共愿,回望盛唐,不负玄奘。

  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起与“佛”有关的内容与事相,无不与宗教紧密关联。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佛”的核心涵义是“觉悟”的指向,是与智慧解脱相关的境界状态。而佛法,就是“觉悟的方法”,是实修方法,而非方法的表达方式或表达载体。出版时将“妙法”二字附于“唯识”之后,就是为了突显“佛法是觉悟的方法”这个主旨。

  《唯识妙法》一书,是基于禅者大信纯然称性“如是说”的语音整理而成,有着典型的口语风格。然而,“如是说”的内容都是应缘的自然流淌,为尽量保持其直呈的鲜活本色,整理文稿的后期编辑中,只是稍微作了适度的文字润色,而本然自在的生机与能量则任其呈露。

随缘舒展

  《唯实妙法》的出版,大大地助缘了禅修因缘的舒展。三同书院的各位老师在大信禅师带领下,构建了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大家,以生动鲜活,互参互答的形式,精读和细说《唯识妙法》的微妙意,并指导帮助大家层层递进,契入义趣、如理观修,得真实受用。

  时空无法阻隔大缘,因书院唯识观修集聚在一起的朋友,除了日常共同开展线上学习,亦在各地建立线下【唯识妙法读书会】,地点涵盖北京、南京、杭州、济南、厦门等十余个国内城市,及洛杉矶、旧金山、加拿大等国外城市。各个城市当地的同好,每周可以逐章学习,同参共进,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不同城市,开展交流互参。

北京・三同书院

杭州 ・ 西湖禅室

徐州 ・ 如是精舍

  为了服务读书会,书院建立了【唯识妙法】专用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学习讯息和大信禅师的开示分享;同时在喜马拉雅音频APP上开设《唯识妙法》专栏,让大家在线听闻,随文入观,目前在线学习的人数**已达*人次。出版物的发行量也达到*册。有听众评论留言说:“以前觉得唯识充满神秘感,像是无法攀登的山,如今听了这个栏目,抽丝剥茧,释疑解惑,才真正领悟了唯识的框架和义理、方向与妙用。”

  《唯识妙法》成书的基础既无腹稿,更无任何形式上的事先准备。之所以用纯然即兴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希望讲述气息比较鲜活灵动,能够对微信群中的受众起到直接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尝试着结合个人实修体会,作”胸襟流淌“的“如是说”,从而突破经院哲学的思辨与表达模式,引领受众快速领悟唯识妙法的核心义理,避免对唯识庞大的名相系统纠缠生畏。

  从各地读书会的反馈来看,效果达到了,很多人能够一气呵成的读完或听完,唯识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了。真妙。微信群受众的一贯反馈也表明,这种纯然即兴的“如是说”,效果确实不错。在读书会上,常常有非常精彩的对谈互参。

  有学员问到:如果都放下了,那人生会很快乐、会很丰富吗?

  三同书院创办人明慈解答说:明确地告诉你,会的。但是如果你不相信,这就是我执。

  学员半信半疑继续追问说:那要是人生没有了爱恨情仇……

  明慈借这个话题,娓娓道来:

  “自在(放下)并不是没有爱恨情仇。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执着的念头,放下妄想。很多人对“修行”一个很大的误会。例如会有人讲,你都学佛了,还穿得这么好看,还买贵的衣服,你们应该四大皆空。

  明确地告诉你,不是的。

  所以,你对“空”、对“空性”有一种不正确的见解,包括对修行、对“放下“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觉得放下了就应该什么都没有了,没有爱恨情仇了。那是枯禅,死寂。大死才能大活,这是禅宗里边的话。大死之后才能活得开心。你现在活得不开心,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自在,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因为现在的快乐是建立在各种条件对待的基础之上的。《唯识妙法》里讲的很清楚,“我”满足了、“我”开心了、“我”受到尊重了、“我”得到爱了,我才快乐,没有这些“我”就不快乐。

放下——大信书道,选自三同书院台历

  但是,真正的快乐——涅槃大乐,是无任何条件对待的乐。生离死别、爱恨情仇、生老病死都是乐,这才叫了生死,就是没有生死的烦恼了。但是,这无碍于仍会对你的小孩很好,仍然会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扮演应该的展现出的角色,但是扮演角色的同时,就是在做太阳,就是在发光,用智慧的光亮去影响更多的人,真正的光彩在那里。”

不依赖任何条件的快乐——大信书道

  创建以来,三同书院依托自身平台,以唯识为基础,融合创建、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应用方式,载体各不相同,其中,从唯识学与禅宗禅衍生而出的「三同时 」方法,是平台的基础,深入浅出,与生活息息相关,延展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同书院会坚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现代传播方式推广唯识,降低大众接触和学习唯识的门槛。将唯识与文化应用相结合,使大众在有兴趣的事相中体会唯识观修,让更多领域的人士舒展生命、升华人生,享受快乐、智慧、优雅的生活。

责任编辑:谭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