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君子玉言/香港脉络\小 杳

2022-01-21 16:3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天星小轮在夜幕中的维港摇曳。\资料图片

 

  进入二○二二年,香江上空几乎每天雾霭蒙蒙。不知是否受大洋洲岛国汤加火山爆发影响,这两天天空海面都一片混沌。疫情下的第三个年关将至,街头店舖已挂起春联花牌。

  有人说二○二○年与二○二一年可合并,因为内容一样,就是防疫抗疫。对于港漂人,两年日夜厮守香港,看似也是一模一样,但感觉又不一样。阿栋说,我们大家两年来的除夕夜都是一起过的,前年在铜锣湾这里,去年在铜锣湾那里。Cindy说,我这两年除夕在哪里?怎么不记得了。我们拼命帮她回忆,也记不起来了。

  日子快得惊人,常常上周某天在哪里做了什么都记不得了,何况去年前年。想作个记录,然而忙碌一天后,简单记枯燥无趣,细细记则不免琐碎。可是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时,精力与感情的投入感觉特别充实特别值得。回顾多年来心路历程,历历在目。特别是在面对每一个选择时,当时心情N多年后仍清晰可见。曾以为是记忆力好,现在想来是因为用情用力,每一个经历都刀刻般雕琢在心,成了记忆的脉络。

  香港给我的记忆脉络,是叮叮车上的夜景。从公寓到公司,四十分钟车程。初来时人生地疏,工作忙碌。叮叮车成了唯一集吹风看景发呆于一处的好地方。没有一年四季冻得发抖的冷气,温度速度长度正合适。夜半时分一个人坐在上层靠窗位置,街头霓虹光影跳格子一样跳跃着,木窗櫺像一个个相框,闪过一帧帧图像:佳偶在前立法会大楼叮叮车站拍婚纱,百年老叮叮老建筑衬托着新人丽影;醉归的西人从兰桂坊歪歪斜斜走出;湾仔旧街区的烟火下报摊老人彻夜守摊,也有伛偻身躯的老者拖着纸皮踽踽而行;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流连于铜锣湾商区;维园的长椅上、跑马地的地下通道,无家可归者搭着帐篷过夜……周三晚上看完跑马的人,带着小有斩获的喜悦或输马后的失落从帐篷边走过。即使游行队伍穿城而过,街市的烟火依然蒸腾,跑马场的呼啸依然喧腾……

  香港给我的记忆脉络,是脚步走过的街景。若步行,港岛北区四条路:德辅道、皇后大道穿过闹市,坚道依山,海傍路沿维港。起初走德辅道,一是沿叮叮铁轨容易辨识;二是边走边逛不觉累。后来发现这是一条“烧钱路”,总是忍不住买买买,到家大包小包,花钱花到心虚手软内疚,有的衣服迅速寄给姐妹,心理平衡一些。“烧钱路”变成了“剁手路”,发誓不再走。换成皇后大道─但这条街与德辅道异曲同工,仍主打买买买,并且小店更多,有的大店前门在德辅道,后门就在皇后大道─再次舍弃。走半山,树木参天,一路清幽。累了还可到香港公园小坐,看看花鸟青蛙大王莲,听听教堂钟声。走海边,路程稍远,但全程看海,海风习习,一路清爽。通勤轮渡出没风波浪尖,一字排开的码头承载着这个城市的繁忙与悠閒。对岸尖沙咀高楼灯影闪烁,红帆海盗船、绿壳天星小轮摇曳着讲述维港两岸百年故事……

  香港给我的记忆脉络,是眼睛看过的场景。论优雅,港岛的赤柱、石澳,房屋树木街头酒吧都将气质拿捏得死死的。论故事,近处有港岛的中环石板街、陆羽茶室镛记、上环荷李活道,偏远的有荔枝庄大澳,每一盘菜肴、每一张写菜的薄纸、每一棵根脉嶙峋的榕树、每一个遗弃的村庄、每一阶崎岖的石板──不知道它经历了什么,但就是觉得它一定经历过什么。论大气,有西贡、大屿山。登上每一座山头,都是一幅千里江山图,苍山翠海,气象磅礴。桥咀半月湾的五色海滩菠萝包,船湾远眺大鹏湾帆影点点。红石门、芝麻湾走上十来小时,纵然只得一瞥,红色海岸惊艳、港珠澳大桥亭亭玉立,千辛万苦也值得。

  香港给我的记忆脉络,是心灵颤动的情景。曾经陪伴母亲,在跑马地乘凉至深夜,在赤柱的古井妈祖庙望海,乘街渡在桥咀洲吹海风。曾经力劝小宝从国外经停香港一晚,只为体验一顿(我认为的)顶尖日餐、泰菜(结果经典的咖喱蟹当天没有,只有咖喱虾)。与闺密Connie一起逛街谈文亲如家人;与敏姐一起到火炭农庄包饺子;与同一星座的Chloe每年必找一特色小馆过生日……疫情两年,一群港漂与港友抱团取暖,三日不见如三秋,毫无审美疲劳,除夕夜十馀好友大团聚闹春。在荷李活道的夜色中茶叙,在游船上的生日会赏漫天晚霞,在大哥家望赤柱白帆,吃榴梿聊人生,从去年大年再约今年……

  珍惜让人不留遗憾,投入让人学会铭记。常常告诉自己:所谓情怀,就是发自内心地热爱,不计功利地投入。每一个用情用力都认认真真,那样就好。

相关新闻